
2024年12月1日,由清华大学纪检监察研究院(北京廉政建设研究基地)主办的“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理论建构和实践发展”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以及《新华文摘》杂志社、《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行政论坛》杂志社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围绕政党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探讨、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经验、政党自我革新引领社会变革的国际比较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讨论。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检监察研究院过勇教授首先介绍了此次会议举办的背景,并指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他表示应科学把握自我革命、社会革命的深刻内涵,细致剖析“引领”背后的深层含义。同时,他认为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可以集思广益,为新形势下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提供宝贵的思想启迪与智力支撑。
图为过勇教授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树华研究员指出,应深入研究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政治逻辑,并归纳总结了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十个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主任肖立辉教授对关键概念的内涵要义、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自我革命与监督等概念的内在关系作了系统阐述。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景跃进教授提出,应明确社会革命概念的外延范围,挖掘命题背后的理论问题。《新华文摘》杂志社高级编辑胡元梓认为,可以从自我革命的实践过程以及自我革命概念的基本要素等维度,深入分析要破解的核心议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纪检监察学院侯衍社教授提出,可以从保持党自身肌体生命活力的角度把握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价值逻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理论研究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建国教授指出,要准确理解党的自我革命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立场之间的内在关系。
图为专家研讨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唐皇凤教授详细阐述了自我革命的定位、内涵、动因、实践路径以及中国共产党相关话语体系的历史演变过程。《行政论坛》杂志社温美荣主编认为,研究应基于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升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何建宇副教授深入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刘曙辉研究员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革命观及其发展演变,提出这些观点为阐释核心概念奠定了基础。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监察研究院副院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莉教授指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探讨研究党的自我革命的具体实践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办公室主任、编辑李琼结合自身工作,分享了对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前沿问题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李熠副研究员提出,党通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
图为专家研讨交流
本次学术研讨会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的研究内容展开,是该项课题的阶段性工作。通过与会专家的交流研讨,进一步拓宽了课题研究的思路与视野,为后续研究的展开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会议由北京廉政建设研究基地副主任宋伟教授主持。
图为会议现场